⋯⋯莫那魯道據說半腐朽半成為木乃伊的死後身驅,還有矗立在紀念公園中高大英挺的配刀雙手抱胸雕像,今天成為我們這些台灣後人,紀念其於1930年領導霧社泰雅族六個部落,不屈服外族迫害而揭竿起義的憑弔依歸;其無畏、果敢與奮戰、犧牲的精神,誠然教人由衷欽服!甚至於教當時殺「生蕃」如草芥的日軍也欽服不已!但是多少的人民來來去去,「人民英雄」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台灣過去與此時政府,有紀念這位英勇抗日的人民英雄莫那魯道的想法與任何作為嗎?還是一旦政權與政客選擇了「去中國」而親日本,本應該要紀念的無畏、果敢與奮戰、犧牲以拯救尋常百姓的普世價值,就可以選擇性地讓其荒廢?而只要滿足短視政客現時的短線企圖就好?直到幾百、幾千年之後,再讓後世台灣人民自己去發掘台灣島上無畏、果敢與奮戰、犧牲的本土範例?我國政權選擇親日,就可以將真實史蹟棄之如敝屣,以至於紀念霧社原住民抗日義舉之大型銅雕,竟係由民間企業捐贈!⋯⋯
摘自《霧裡梧桐》第十九章 ─ 鳥都飛回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