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

郝龍斌推薦:愛能穿透障礙


第一次與羅先生見面,是南亞海嘯發生後,他代表新竹國際商銀來紅十字會捐款。初次見面,我就對他年紀輕輕卻已經擁有豐富的專業金融實務經歷,以及熱心公益的奕奕神采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當他邀我為其新書《霧裡梧桐》寫序,我相當好奇,這樣一位在社會上出類拔萃的專業人士,為什麼會選擇謙卑服事,每年在四川鄉下出入宣教,並積極參與尖石、五峰地區原住民孩童的救助服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從書裡尋找答案。

細讀本書,我才發現,這不僅是作者六年來赴大陸內地傳教的實錄,記載了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小人物與現實搏鬥的人生經歷、想法與價值觀;透過作者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在跨國企業歷練下的胸襟,我們可以多元而包容地來看待兩岸華人的世界。此外,其中俯拾皆是的,更是一份渴望用愛穿透障礙的熱情,這與紅十字會「博愛、人道、志願服務」的精神其實不謀而合。

在所有的苦難裡面,人們往往可以看到一道道因為歧異或對立而築起的的高牆─無論是政治迫害、軍事衝突、經濟剝削、族群仇恨,都是在製造弱勢或受難的對象。因此,放眼全球,一切人道關懷行動,都是為了要打破種種人為的藩籬。

作者書中,首先關懷到的是在台灣影響深遠的族群藩籬。論血緣,他是一個出生在台灣、不會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在政治族群光譜中則被歸類為外省人;因為婚姻,親族裡多了一位在日據時代出生,卻嫁給一個外省軍人的岳母;全球化風潮下,無論在美系銀行或歐系銀行工作,同文同種的華人意識則總是在跨文化工作團隊中浮現。有感於此,他特別參與原住民孩童的救助事工,從服務中他的領悟是:打破藩籬在於「增進瞭解」,不同背景的人才得以彼此包容與接納,尤其是「大多數人民期待的,應該只是一個平安、簡單的生活」,而並非敵視或對立,這無異一語道破解決台灣社會所面臨的長期焦慮的應有心態,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此外,進入曾經是「政治禁區」的大陸內地傳教,這是作者以具體行動穿越的第二道牆。跟著作者,我們聽見基層的鄉下農工階級訴說著各種悲痛,也看到二個年紀相仿的青年,一個誕生在以反共抗惡為使命的台灣、一個成長於以解放台灣為職志的中國,按理說應是仇人見面格外眼紅,但誰都想不到可以在戰場外促膝交談;從寶島到窮鄉,作者也不諱言,自己的經濟能力與目不識丁的勞動者比起來有如天壤之別,「……想起近日購入的法製音響,僅僅二支喇叭的價格,就超過內地下崗工人九年以上的工資;……銀行邀請我就任時所配送的3000c.c.轎車,價值超過100萬新台幣,我當場心算了一下,以一個下崗工人的收入,足足要領滿149年餘才夠……」然而,因為瞭解,因為愛的交流,他們的生命卻是有平等的關係與同樣豐富的平安。

是的,還有哪一道牆,比政治造成的阻隔更深?然而,再高再大,都可以融化在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與共鳴當中。

在紅十字會服務,我對此的感觸尤深。海峽兩岸的阻隔,透過紅十字會搭起的橋樑,無論尋人、探親、文化交流、遣返工作,都可以暢通無阻;九二一地震後,台灣收到的最大筆捐款,竟是來自沒有邦交且是二次大戰敵國的日本;南亞海嘯浩劫,透過紅十字國際聯合會,我們依然可以將國人的愛心輸送到政治局勢艱困的印尼與斯里蘭卡災民手中。簡單來說,這股力量就是愛;以愛為動力,讓我們超越限制、穿透障礙,把幫助與希望帶到每一個有需要的地方。

聖經箴言上說:「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羅先生的生命,正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誠摯地向您推薦這本發人深省的旅程見聞,其中有宗教家的奉獻精神,也是一群在苦難中依然堅定不移的勇者畫像。最後,讓我們一起回應作者的呼籲─希望一切的對立,都能在愛裡合一。

郝龍斌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


摘自《霧裡梧桐》推薦序三,2008年10月25日工商時報C6版〈悅讀館〉轉載報導。

沒有留言: